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郑雅菁入选“CCF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

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布了2023年“CCF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评选结果,共9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5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提名。北大计算机学院、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2届毕业生郑雅菁的学位论文《脉冲视觉的视网膜编码模型与超高速应用研究》入选,指导教师为黄铁军教授

CCF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为推动中国计算机领域的科技进步,鼓励创新性研究,激励计算机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潜心钻研,务实创新,解决计算机领域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表彰做出优秀成果的年轻学者而设立。

undefined

博士论文介绍

郑雅菁的博士学位论文探讨了生物视觉与类脑智能之间的联系,突出了脉冲信号在信息表示与处理中的重要性。这是当前人工智能和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对于未来的视觉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博士论文围绕脉冲视觉的视网膜编码模型与超高速应用展开研究,探索视网膜编码外界视觉刺激背后生物原理,面向仿视网膜脉冲相机提出了超高速脉冲视觉重构及检测跟踪算法,并进行了工程化的实现验证。论文属于类脑智能和生物视觉的交叉领域,在生命科学顶级期刊和计算机科学顶级刊物和学术会议都发表了许多原创性突出的成果,也申请了多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关于神经编码和脉冲相机的超高速应用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神经编码模型可应用在视网膜假体和神经形态视觉芯片的研发;而超高速视觉算法可应用于自动驾驶、无人机、科研观测等;既有科学价值,亦有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郑雅菁介绍

郑雅菁,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博雅博士后,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类脑视觉专委会副秘书长。一直从事类脑视觉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十余篇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论文,包含TPAMI、Cell子刊Patterns、TIP、CVPR和NeurIPS等,围绕脉冲视觉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十余项。其主持开发了脉冲视觉开源框架SpikeCV被评为优秀开发者,该项目被评为OpenI2022年度优秀孵化项目奖。目前主持项目包括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站中)特别资助等。曾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五四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国际类脑计算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指导教师黄铁军介绍

黄铁军,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多媒体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特聘教授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视觉信息处理与类脑智能,对高效视频编码标准和视觉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脉冲视觉模型并开发了超高速脉冲视觉芯片和系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作为主要起草人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IEEE标准20多项,授权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100多项,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士。曾获得2023年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2023年北京学者等多项荣誉。

导师黄铁军教授(左)与郑雅菁(右)